尤其是盛夏时节,心源性猝死也随之进入高发季。前几天,海宁一38岁男子在篮球场旁猝死。据附近村民回忆,男子是江西人,在海宁打工,男子事发前在篮球场打篮球,休息时突然倒地,周围的人立即报警并叫来了120将男子送往医院。据医院介绍,事发当天,男子入院时心脏和呼吸已经骤停,急诊科医护人员虽全力抢救,但还是没能救回来。 六月份 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猝死事件 1、6月26日,在杏林大桥附近禹洲中央海岸附近海堤步行道上,一名年轻男子仰面躺在地上。路人上前摇了摇他,发现人已经不能动。“他穿着t恤、运动短裤,一身很整齐,好像是晨练跑步者。”目击者称,男子30来岁模样,一直没反应,大家只好请来警察和急救人员,几名家属也匆匆赶到。急救人员到场时,男子已查不到任何生命体征。 2、6月25日,据《新京报》报道,11时30分许,门头沟区公安消防支队斋堂中队接救援电话,5名驴友在门头沟田庄登山过程中,一人突发休克死亡。后该驴友遗体被救援人员转运至山下。 3、6月18日,2016年北京平谷金海湖第十七届三夫国际铁人三项大赛,由于烈日炎炎导致气温飙高到33度,一位女选手倒在了赛场上,虽被立即送往医院,但终因抢救无效离开人世。 4、前几天,上海一位20岁姑娘在健身房运动,休息时突然倒地,周围的人立即给姑娘做心肺复苏,并叫来120送到医院。姑娘入院时已经没有脉搏和呼吸,急诊科医护人员全力抢救,还是没能救回来。当地医院怀疑是心脏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。 夏天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季 研究证实,当气温超过33℃时,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,心脏负荷加重,心率加快;气温达到35℃时,人体主要通过出汗来散热,为了排汗,心脏要加大工作量以促进汗腺代谢,人体全身血管随之扩张,血流加快,血流量增大,心脏的负荷也随之加重。 医生介绍,夏天运动量大,出汗多,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,血液黏稠度升高,达到一定程度时,就可能会诱发低钾血症甚至出现血栓,导致恶性心律失常,心脏病发作。 如果体内钾含量少了,血压不正常,心律也会不正常。所以,即使是年轻人平时身体好的,也容易因为流汗过多,导致低钾血症而引起恶性心律失常,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猝死。 夏季运动注意事项 不要蹲坐休息 不要贪吃冷饮 不要骤降体温 不要吸烟 如何预防运动猝死
1、不要参加力所不能及的体力竞赛活动。 2、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,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。切勿突然参加剧烈活动,也不能突然中止活动。 3、不要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,应以运动时即刻心率高于平时心率的70%为宜;比如,平时心跳60次/分钟,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能超过105次/分钟。 4、运动中出现不适必须停止运动,不要勉强坚持,并要及时就医。 5、餐后不要立即运动,避免因肠胃需要血液而致使心脏和肌肉缺血。 6、避免在不洁空气的环境中运动,并要注意冷暖及时调整穿衣。如果在雾天、阴霾天、沙尘天等气象环境中锻炼,那就和吸烟一样有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