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宁在线

查看: 2153|回复: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读《杨绛传》有感 --简朴的生活 高贵的灵魂

[复制链接]

825

主题

906

帖子

637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374
楼主
发表于 2022-10-22 15:22:3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女子,但凡被称为“先生”,那便是极受尊敬的象征,这位女子,就是本书的主人公--杨绛先生,钱钟书评价她是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,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感悟先生简朴的生活、高贵的灵魂……
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
书中有一段高中时期杨绛在学社听章太炎讲掌故交白纸的描述:阿季(杨绛原名杨季康)拿起笔,才发现竟然听不懂先生说的杭州官话,这可是致命的问题。作为一个记录员听不懂主讲者说什么,这不是严重失职是什么?她不知道章太炎先生谈掌故,说的是何人何事。怎么办?阿季考虑了很久,放下笔,开始静下心来听章太炎先生讲课。第二天,苏州报纸的新闻上是这样写的:章太炎先生谈掌故,有个女孩子上台记录,却一字没记。
这就是杨绛,不做弄虚作假的事,不说虚情假意的话,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求真务实。
坚守本心 坚韧不拔
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,日军开始侵略中国,国难当头匹夫有责,杨绛和钱钟书本可以在法国拿到学位 ,多学点知识,但是他们在祖国的召唤下,带着爱女,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。杨绛先生为了生计每天要去很远的地方代课,业余编写剧本,她总是累得在公交车上直打盹。不仅如此,还要每天经历日军的检查盘点,有一次日本兵发现杨绛起立比别人晚,一个日本兵不怀好意地走到她面前,用食指猛然一抬她的下巴,杨绛大声呵斥:岂有此理!乘客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,杨绛没有示弱,与日本兵对视着……
在战乱的年代,生活上的困难,影响不了她把精神需求放在第一位执着,硬生生把自己逼成女汉子,她柔弱的肩膀越来越坚强。
家风传承 诲人不倦
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叫钱瑗,在北京师大外语系工作钱瑗和父母一样,把名利看得很淡,更注重肩上的责任,她做博导时,正是师资资源紧缺时,国家培养的人才远远不够用,她为了多开一些课,每天起早贪黑。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:天哪,她竟然穿了一黑一白两只不同颜色的鞋子,幸亏一位住校的老师路过,赶紧回家拿了夫人的鞋来救急。穿错鞋说明钱瑗为了教学,害怕迟到的紧张程度,她像一架上了发条的机器不能停歇。直到1996年,她因癌症躺在了病床上,但似乎那个病和她无关,她只是挪了挪上班的地点,还是坚持定期给博士生、硕士生指导。
正是有了杨绛、钱钟书严谨的求学态度,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者,钱瑗是他们爱之结晶,也是他们杰出的作品。
走过百年风雨的杨绛先生一直没有停笔,她百岁寿诞时,钱钟书的堂弟想要给她庆祝一下,杨绛先生说:各自在家为我吃上一碗寿面即可。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,能做到这样淡泊名利、宁静致远的有几人?杨绛先生在自己的桃花源中自娱自乐,成为“隐市”的智者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金晔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dmin 的最新主题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