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2日傍晚,海宁市周王庙镇一座久未住人的老房子突然坍塌,来此整理东西的一位七旬老人转眼不见踪影。
在附近粉刷的4名外来青年边在废墟里徒手找人,边紧急寻找救援力量。很快,海宁民警和消防官兵前来增援。他们通力合作,最终将被一堆建筑垃圾掩埋的老人成功救起。由于施救及时且非常得当,这位老人目前已无大碍。
老宅突然坍塌
突然坍塌的这座老房子位于海宁市周王庙镇长春村6组,是座砖木结构的两间平房,建于上世纪70年代。老房子以南约20米处是沪杭铁路下的一个桥洞,以西约5米处是条马路。
记者接报料到来这座老房子跟前,发现整座房子已坍塌得只剩四面老墙,屋里满是狼藉不堪的瓦砾、木条、泥土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垃圾。
这屋里平时都没人,不料想他昨天怎么一来这里,这屋子就突然坍塌了,多亏了那4名粉刷工和警察、消防人员帮忙,不然老人出大事了!”附近村民说。
在热心人的帮助下,记者找到了那4名勇于救人的粉刷工
他们都来自云南昭通,分别为姚顺龙、谢奎、王平和潘忠龙。
“事发时,我们4人正在老房子以西的这条马路以西刷墙,距老房子大约10米。”现年22岁的姚顺龙说,事发时,因为他在粉刷墙壁,所以站得比较高。
当时接近下午4点,突发听见一声响,就发现隔着一条马路的老房子屋顶塌掉了!”
姚顺龙
姚顺龙说,突然坍塌的老房子旁边住着一位老奶奶。
前两天,我在这里粉刷屋子时,那位善良的老奶奶问我要不要喝水,说累了就休息一会,对我非常好。发现屋顶坍塌,我很担心那位老奶奶被压着了,赶紧去一看,根本看不清人影,只听到有人在呼救。”
于是,姚顺龙立即喊来谢奎、王平,潘忠龙,由他和王平立即施救,谢奎和潘忠龙到附近寻找村民帮忙。 警民合力救人
“赶紧救人啊,有人被压了!”22日下午3点48分,周王庙派出所民警顾国超、赵伟外出办完事回派出所,途经这所老房子时,就发现两名青年边招手边向他们急切地说。拦住他们的正是谢奎和潘忠龙。
民警跟着谢奎一路小跑,赶往20多米远的倒塌柴房,同时联系所里及消防队立即支援。
他们来到老房子跟前,发现屋顶已经全部坍塌,只有四壁完好,老人当时已被瓦砾全部掩埋,只能听见老人发出的救命声。“大伯你不要怕,我们正在救你,你坚持一会,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来。”民警一边给老人打气,一边徒手搬运瓦砾木片,并让附近群众不要靠近房屋,以免发生意外。
由于距离镇上很近,大约5分钟之后,派出所增援力量赶赴现场,周王庙专职消防队也出动2辆消防车、7名消防官兵紧急救援。在瓦砾、木条、砖块和泥土纵错交横的这片废墟里,救援人员迅速进行现场警戒,疏散了周边围观的群众,并安排一名观察员对四周临近墙体进行观察监控,预防墙体再次坍塌。
在非常紧张的施救现场,由一组救援人员利用铁锹、铲子等器材对压在老人身体上方的墙体进行清理;为不给被压老人造成二次伤害,救援人员还放下一切器械,只用双手一点点挖去老人身边的瓦砾、土块……
“大爷你在坚持一下,我们马上救你出来了!”看到老人的头露出来之后,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。下午4点20分,老人终于被抬出了柴房,并被送往医院救治。
幸运的是,老人当时所处的位置离屋顶大梁较远,加上屋顶坍塌时屋内堆积的柴草杂物起到了缓冲作用,老人除腿部擦伤外,并无明显外伤,且意识清楚。老人并无大碍
经医生检查,老人除左脚砸伤及腿部有两处擦伤外,身体并无大碍,并于当天傍晚回家休养。
记者在海宁市周王庙镇长春村见到这位获救的老人时,他已出院在家休息。忆起当天的突发一幕,老人觉得相当后怕。
我叫陆其元姓,今年73岁,这座老平房已造了近40年,由于后来有了新房子,我平时就和孩子们住在新房子里,老房子里只放了些平时用不着的东西。昨天下午,我去老房子里整理杂物,进去没多久,我只听到‘轰’的一声响,屋顶就塌下来了,我就被瓦片压倒在了地上,没法动弹,也看不清东西了,身上很痛,但脑子还清楚,就拼命喊救命。”
获救老人
陆大伯说,他呼救没久,就听到外面来了几名小青年。
他们一边设法救我,一边急忙找人,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,接着警察、消防队员都来了,他们把我救出来时,救护车也来了,我到医院做了检查,只是一点点小擦伤,人没问题,大家都说我命大,其实多亏了这些热心人啊,全靠好心人救我,谢谢他们,你一定要代我谢谢他们!”
新居民姚顺龙等人这次做的非常好,如果不是他首先发现并立即求助,老人在废墟下没人发现,就非常危险了。如果大家遇到险情,可以立即拨打110求助。”参与救人的民警赵伟说。
4名朴实的外来务工人员都笑着说,他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
据记者初步了解,这座老房子之所以突然坍塌,是因为房龄较久,大梁及檩条等承重件早已被白蚁蛀空,失去支撑能力。房屋西边紧邻骑荆线公路,只有四五米远,南边距离沪杭线铁路也只有20来米,货车及火车引起的震动年积月累,终于摧毁了柴房。目前,这起房屋坍塌的具体原因尚在调查。
|